米乐官网科研团队在放牧草地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维持机制研究方向取得系列成果

发布时间:2023-11-06 供稿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点击次数: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德利、王岭教授研究团队首次基于标准化的长期放牧实验提供的坚实实验性证据,表明长期放牧对草地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功能的作用受干旱度调节,随着干旱度的增加,放牧的负效应逐渐加剧。该研究获得了放牧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维持和提升的新认识,为草地精准放牧技术研发,促进草地生态保护与草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关键科学支撑。该成果以“Experimental impacts of grazing on grassland biodiversity and function are explained by aridity”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生命科学学院张敏娜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王岭教授为通讯作者。

图:放牧草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功能及其关系变化

  王德利、王岭教授团队面向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草牧业发展等战略需求,基于“生态先行,生态生产协同并进”的发展理念,深入探索草地生态系统的放牧调控机制,科学精准的指导家畜放牧管理方式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历时二十余年深入系统探索,在草地放牧生态领域获得系列突破性成果:提出的多样化家畜放牧理论(PNAS., 2019, 116, 6187),被评为 2019 年度重要科学发现之一(被F1000 推荐,高被引);解析了不同种类家畜放牧对多尺度多维度生物多样性及功能调控机制(J. Appl. Ecol., 2020, 57, 1551; Sci China Life Sci., 2021, 65, 830),为草地精准放牧技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揭示了放牧与全球变化因子对草地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的交互调控机制(J. Appl. Ecol., 2021, 59, 483),形成了全球变化背景下草地放牧管理新方法;揭示了放牧草地斑块化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构建及土壤固碳功能变化机制(Ecol. Appl., 2022, 33, e2803; Geoderma., 2023, 432, 116408),为退化草地修复技术提供了新依据;揭示植物病原真菌在调节家畜对草地生产力与多样性影响中的重要作用(New. Phytol., 2023, 239, 340),对丰富食物网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保护草地生物多样性,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多功能性提供跨营养级的理论依据;研发了放牧家畜采食行为精准记录仪(专利:ZL 201721729881.6),为高效、低成本研究草地放牧调控机制提供有效途径。

  团队先后在PNAS, Nature Comm., New. Phytol., J. Ecol., J. Appl. Ecol., J. Anim. Ecol., Ecol. Appl., Soil. Boil. Biochem., Agr. Ecosyst. Environ.等本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有关草地放牧管理与利用的研究论文,并且编制了天然、半天然草地牛羊混合放牧技术规程(DB 22/ T 2948—2018)及草地家畜最适采食强度测算方法(NY/T 4129—2022)等多项行业及地方标准,在本领域产生显著影响,获得国内外同行的积极评价。

  附:论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