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东师

2018.11.20
供稿单位
教务处、信息化办
文字
刘亚茜
摄影
徐安逸
指导教师
杜昕璇
编辑
张轩维
审核
邹云龙、吕春宇
主办单位
党委宣传部
协办单位
信息化办 美术学院

三尺“江湖”自在游——记米乐官网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教育学部杨兆山教授

点击次数:

  等教室里渐渐平静下来时,杨老师不慌不忙地补完接下来的话:“考试的内容非常简单,你们在纸上写出你们知道的马克思的十本著作或文章名就可以了。”多数同学这才松了一口气,纷纷低头答题。但很快便有学生没写几笔便再次陷入困境,对他们来说,十个名字便成了难解的大招。
  同学们的种种反应都尽在杨老师掌控之中,他最终使出了“杀手锏”:“同学们,我为什么要考这次试呢?是因为有的同学说不太喜欢读马克思。我就琢磨,如果读了他的书你说不喜欢,那没问题,可你要是连马克思写过啥都不知道,这怎么能有说服力呢?”此“招”一出,原本有些躁动的学生竟是转为了安静,不少人低头沉思。杨老师见状便趁热打铁:“读原著,就相当于站在伟人的高度上,是从历史的大视野中直接与他们对话。你们去读一读,去体会一下伟人究竟是如何伟大的!”听了这话,学生们便是心服口服,纷纷在课后去找原著读,这一读,便有不少人便被马列的思想折服,并成为他们的忠实粉丝。有学生课后兴奋地找他交流,杨老师笑道:“其实很多时候你们说不喜欢,实际上是不太了解啊”。看来这一招,成了!
  面对学生,杨老师这循循善诱、见招拆招的利落感,颇有几分“四两拨千斤”的侠者之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如今,这个被学生誉为最有侠者风范的“大侠”对于“英雄”有了更透彻的认识:“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老师只是喜欢读读金庸而已……每个男孩子都渴望当英雄,但在现实生活中,在和平的年代里,英雄其实都是为了国家为了事业奉献坚守的平凡人啊。”轰轰烈烈太难,在教师这个平凡岗位上更是如此,“它需要每个老师怀有爱心,有正确的观念,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然后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如此而已。”
  是的,成为教师的生活是或许平淡的,可杨老师在教育生涯中也践行了自己当日的“侠客梦”。那充满力量、曾舞刀弄枪的大手执起粉笔时的那一刻,他就在心中坚定地给自己画了一条底线:教书绝不能去照本宣科,一定要把学问道理给学生清晰明白地“讲”出来!初入教坛时他立下的教育誓言,直到今日,他还在坚守。自1992年起,杨老师便一直承担本科生大一的专业基础课《教育概论》、大三的专业提高课《马列教育论著》等课程,后又同时教授硕士的多门课程。近三十年岁月交替,数千节课已无可计,杨老师未有一日松懈,在课堂上幽默风趣也好,犀利深刻也好,讲给学生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他反复思考过的。
  杨老师的课堂也是学生口中的传奇。在课堂上,杨老师与学生你来我往,频出奇招。教育学理论性强,很多知识让人费解,杨老师深知,若一味灌输,学生囫囵吞枣,确不可行。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杨老师渐渐探索出了“读讲议评”的教学方法。他的课堂从来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战场,而是学生展示风采的主场:他让学生先去阅读原著,在课下自行分组讨论,上课时各组汇报,学生们积极热烈地发表见解,杨老师在台下认真倾听,时而以示赞扬,时而凝眉思索,一组讲完之后,再由学生自行点评,最后杨老师结合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讲解总结。这样的一节课,学生参与性高,针对性强,充实有效。随着他的经验不断积累,他的“一招一式”也更加有效。初做老师时,杨老师以无限的热情与学生一同开拓知识的原野;如今的他,能用更加缜密的逻辑来引领学生在书山学海中砥砺前行。招式在变,不变的是杨老师对教育、对学生的一腔热血。
  行走“江湖”多年,杨老师也不改一身俨然正气。在班级里,杨老师总是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对待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他要求更加严格,绝不含糊。“以后走出去,你们都是要靠真才实学立身的!”“春天不播种,夏天不劳作,秋天收什么,冬天吃什么?”杨老师说的这些话,都被学生们牢牢地记在心里。
  严格刚直如他,在更多的时候是与学生肝胆相照、亦师亦友的。年轻时,只要有时间,他就与学生呆在一处,为他们排忧解难,他的第一批学生都是他家中常客。几十年的教书生活,他参与、陪伴了无数学生在青涩年华中的成长,学生亦见证了他人生中为人夫、为人父的重要时刻。学生相貌如何,有何经历,甚至小到兴趣爱好,他都留意。擅记学生姓名的他,在不知不觉中谨记并践行了“尊重的教育”。高校扩招前,一个班级中几十人的姓名都被他细密地缝在心里,甚至在多年之后的班级聚会上,杨老师还能毫不含糊地喊出十之八九学生的姓名,看着学生眼中掩不住的欣喜,他颇觉自豪快乐。
  二十八年岁月如潮,这位儒侠也是青丝霜染、肩背微弯,他在学生口中的亲昵称呼也从“山哥”渐渐变成了“老爸爸”。可他的年龄在变,相貌在变,可他对学生的一片真心真情、对学生的成长期待从未改变,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他都铭记在心。他曾反复展平那多年前学生写给他的字条,摩挲那笔迹稚嫩的一字一句,几经辗转,这些字条都已泛黄,却始终被小心保存。他还曾随手翻出2010年收到毕业生送的一个笔记本,里面是学生写给他的话,在扉页上,杨老师郑重题道:“收到了一份最珍贵的礼物!”小心翻开,无数真挚的话语跃然纸上——“元旦晚会上您挥舞大刀时的样子很帅!”、“希望老师身体健康,多踢毽子”、“身体好,事业好,生活好,就会很幸福”……那些温暖又明快的细节,学生的一张张笑脸,多如冬日雪片纷纷,每一件都轻盈又洁白,合在一起,成了杨老师心上厚重珍贵的一道风景。
  半生时光蹉跎,杨老师继续去“踏踏实实地做普普通通的事”。在课堂上搅起风云际会,闲时与学生好友相聚甚欢。得知学生成就斐然、家庭美满时,他发自肺腑地感叹:“当老师其实也是很幸福的。”而能被学生热爱并铭记,杨老师已然胜似侠客英雄。远方自有山河风涌、四海潮生,但终不抵静湖烟雨、柳园秋月,杨老师蓦然回首,原来身侧那三尺讲台、满座少年就是最波澜壮阔的江湖。不知不觉间,他的学生已然遍布天南海北,替他走遍看遍大好河山。“江湖”虽三尺,桃李成蹊,却蔓至天涯。
  教育,课堂,学生。杨老师的江湖很小,却又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