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 | 以自己的微光照亮春城抗疫的胜利之路 ——图书馆党员干部的抗疫之路

发布时间:2022-04-16 供稿单位:图书馆 网络编辑:朱华淼 浏览次数:

2022年的春天,疫情突然而至,长春开始了静态管理,全体居民开始了疫情攻坚战。这时,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义无反顾地坚持逆流而上,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春城。这中间就有米乐官网图书馆的42位党员干部,他们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一直坚持战斗在抗疫的第一线,以自己的微光照亮了长春抗疫的胜利之路。

义无反顾走入方舱医院的田爽

田爽,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高校员工,对于疫情,他总是选择迎面而上,正面狙击。从2021年开始,他就积极加入了抗疫志愿者的队伍,并成为朝阳区优秀抗疫志愿者。2022年的春天,他也是同样的选择。从长春进入静态管理开始,他就向学校、向社区提出了志愿服务的申请。3月18日,他收到了奥体中心方舱管理人员的来电,询问是否能加入方舱医院的志愿者队伍,他欣然同意,当日就提交了审查资料。3月24日,鉴于以往的志愿者表现,他被批准成为长春市北湖方舱医院的一名志愿者,拉响了他与疫情的正面战斗。

方舱医院的志愿服务工作,要比想象中复杂得多、艰苦得多。每日12小时的轮值服务要承担复杂且繁重的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向方舱医院内运送医用药品、医疗设备等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向外回市区押运方舱核酸样本;要进行方舱医院内的各种故障的维护维修、电梯保养等;要安抚舱内患者的情绪,做一些患者的思想工作,纠正患者生活中的一些不当行为;要监督患者进舱和出舱的防护服脱穿流程,要检查舱内消毒、窗户开关等情况,出舱时完成区域的消毒工作;还要随时关注其他工作人员的防护情况,完成与舱内医护的工作交接,并随时进舱把晕倒的工作人员运送到缓冲区,送检阳性核酸样本等任务。每日下来,他从来衣服都是湿透的,夹杂着汗水、酒精和消毒液,体力也几近透支。

与辛苦并行的还有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与外界联系时,田爽总是笑称,他是“最高级别”的密接者,每日与1000余名阳性患者密切接触。话虽轻松,但可以想象身处方舱医院的紧张氛围。每日进舱穿戴防护用品有10多种,出舱更繁琐,大概有近30个动作,一天要下来至少洗手近百次。即便这样,仍有志愿者被感染,面对这样的情形,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他依然坚持着。他加入了方舱医院的临时党支部,作为四名党员志愿者之一,他说:“志愿者本来就不足,我必须坚持到疫情结束清舱,这个时候我应该在这里

4月11日,在田爽到方舱医院的第20天,后勤管理层出现密接,后勤管理层被隔离。经方舱的指挥部与后勤领导商议,决定由田爽担任方舱医院后勤临时指挥官,具体负责进舱团队的日常管理、进舱任务安排、方舱安保团队日常管理、协调和调配维修、维保工作等。工作强度和难度陡增,体能和精神都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他创新地将军事化管理模式运用到志愿服务中,采取科学梯度轮班制来全力保障方舱日常工作运转,志愿者的体能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更好地发挥了志愿者的作用。

用不停顿的脚步守住一方平安的于浪川

于浪川,是一名年近花甲、即将退休的老党员。面对抗疫人员的不足,他没有退缩,而是主动申请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跟随大家一起送试剂盒、送物资。后来,网格长考虑到于浪川的年龄,每天上楼下楼的担心身体会吃不消,便安排他和另外一位老师负责整个小区的巡逻管控,分上下午两班,每班4个半小时,主要任务是负责劝导小区下楼业主回楼居家,即盯住人;防止非政府保供企业的生活物资通过栅栏等防范盲区进入小区,引发潜在的疫情传播风险,即封住小区。自此,于浪川成为了用脚步守护小区的人。

每天,于浪川都会准时接班,沿着自己确定的巡视路线不停地行走,因为他内心深知,这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行走,步步都是使命担当。对在巡视中发现的小区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网格长,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整改,巡视途中遇到社区人员派发生活物资会主动伸出援手帮助装车、卸车,送到各个楼栋,对巡视途中见到的下楼散步的、遛狗的业主及时劝导归家。整个小区现住400多户,700余人,人员结构复杂。有的业主听劝,转身就会上楼,有的业主会捉迷藏、打游击,只能跟定后耐心地劝导,直到盯着其上楼再接着巡视。巡视单调且辛苦,有的业主还不理解,冷言冷语,回到家,双腿双脚酸胀,但想到静默的小区在自己尽职尽责的守护中即将迎来解封的日子,他内心就会感到由衷的欣慰。

主动请缨志愿服务的宁梓煜

作为一位二孩妈妈,宁梓煜要忙碌得多。但即使这样,看到社区人力不足时,作为一名党员,3月19号,她还是主动请缨,穿上了那身大白,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成为志愿者后,她先后多次参加了明珠社区2000余居民核酸采样工作。参与过全民核酸采样工作才知道,这项工作是如此复杂,更是有严格的程序要求,需要多个部门来协调共同完成。一旦哪个步骤不对,都有可能造成工作人员感染或社区交叉传播。所以每次核酸采样,她都打起十二分精神,直到看着检测人员将封装好的采样试管箱取走,她才能放心地离开。对于居民可能是短时间的下楼排队时间,而对于她来说却要忙活一整天,甚至到深夜。防护服一穿就是一整天,不喝水,不上厕所,一天下来,脱下防护服时,后背的衣服都已是汗水湿了干、干了又湿。

“点对点”解决老人实际困难的陶玉婷

“疫情不会使我们软弱,只会使我们更加强大,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共克时艰,相信这场疫情一定能早日结束!”这是陶玉婷申请成为志愿者时的话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陶玉婷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毅然决然向华阳社区网格长报备,加入了“师大南园”小区志愿者团队,配合社区做好防疫服务和舆情引导工作;协调大型商超,组织集中采购小区居民的生活必需品物资,如蔬菜、水果、鸡蛋、牛奶等;针对小区空巢或独居老人开展“点对点”式关爱服务,解决老人无法下楼或不会线上购物的实际困难。

按照团队的分工,她主要负责马克思主义学部张澍军老师、音乐学院邸晓军老师夫妇、数学与统计学院李佐峰、范丽萍老师夫妇五位老人的“点对点”服务。这个时期,她成了几位老人的贴心人。几乎每天都会询问几位老人是否订购当前小区内正在团购的物品,依据货源优先满足小区老人的需求;同时也会询问几位老人的需求,及时帮助老人购入蔬菜,牛奶等生活必需品。每次,她都尽可能问清老人的喜好和禁忌,尽量让老人吃得满意、吃得开心。考虑到老人下楼取物比较困难,她又主动提出送物到家,采取无接触送达的方式,让老人可以安心、放心地进行居家生活。

疫情期间的思想疏导员刘国龙

刘国龙同志是一名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了。他说,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刻冲在前头起带头模范作用的。在志愿服务中,无论是发放居民定购的物品和抗原检测试剂盒等物品,还是核酸检测,他总是干在前,走在后,主动工作。

光机社区有居民近1000人,出租户居多,人员类型复杂。在社区志愿服务中,他发现,虽然疫情严重,很多居民仍然“耐不住寂寞”,执意外出逗留。疫情防控的关键是提高居民防疫的思想意识,根据要求做好居家管理。居民任何不遵守要求的行为,都有可能形成隐患,任何一点点疏漏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为此,他在志愿服务中,注重做居民的思想动员工作,宣传疫情防控的要点,让居民明白病毒的危害。对于不同类型的居民,他采用了不同的劝导方式。对外出“溜达”的居民,他以宣讲病毒的危害、演示室内运动等方式劝返;对有需求的居民,他以不急不燥仔细询问、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及时向社区汇报请示的方式帮助;对于心情焦虑的居民,他以换位思考、朋友聊天的方式进行疏导。他的努力逐渐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出去“溜达”的居民少了,小区内抱怨的居民少了,而志愿服务的居民多了。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职责。

为志愿者减压释负的姜珊

姜珊的爱人在上海工作,由于疫情原因被隔离在上海,家里只有生病的婆婆和刚上小学的孩子。即使这样,她也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

作为小区的志愿者,她的主要工作是抗原试剂盒的发放,小区巡逻检查,小区物资发放及统计。在服务中,她发现由于大家良好的执行足不出户政策,导致楼道里堆满了生活垃圾,极易滋生细菌,所以她便一层一层地为大家清理垃圾,营造健康的公共环境。每次一个流程下来,加上不透气的防护服,浑身都湿透了。

疫情期间她所在的小区成立了各种群,邻居们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聊天中,她得知小区有很多人也想去做志愿者,可是苦于没有人看孩子,她便提出可以在自己没有志愿服务的时候帮志愿者照顾孩子,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面对姜珊的这一举动,有的人不理解,觉得疫情期间还是不要让别人到家里。但是姜珊只说了这样一句话:疫情隔离的是病毒不是爱。

这些人也是平凡人,做的事也是普通事,但正是千千万万像他们这样的凡人做出的普通事,把住了层层关口,筑牢了每道防线,才守住了一方平安。4月14日,长春市已实现社会面清零,相信全市人民万众一心,终究会迎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美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