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笔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2-23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媒体中心 网络编辑:王梓涵 浏览次数:

法学院 委书记尹奎杰教授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启了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了宏观展望,也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景目标、基本任务和大政方针。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如何进一步学习贯彻和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领会和把握好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扎实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这是摆在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当前的迫切任务。就学习二十大报告来说,笔者认为报告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是话语体系新。报告是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起点上通过的一个重要报告,报告内容确定了新征程上的新目标和新任务,体现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特别是一系列新论断新概括,体现了话语体系新的特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论述新时代新征程“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明确提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时,强调指出了新使命和新要求:即“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新征程上的新任务和新使命,涵盖了未来中国发展方方面面的要求,用全新的话语来总结经验、分析现实和展望未来,特别是报告对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以六个“必须坚持”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五大特色、九个本质要求”“二十大必须牢牢把握的五项重大原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五个必由之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等命题的概括,充分体现了崭新的话语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当然,这新话语是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深入研究和系统阐释。

二是结构安排新。从报告的整体结构而言,报告采取了总分总的结构安排,采用回顾历史(经验总结)、概括现实(当前任务)、未来展望(目标任务)的逻辑结构,对党过去五年乃至十八大以来十年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进行概括,并对当前所处的时代任务和未来五年乃至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进行了论证。从报告内容呈现的十五个部分内容来说,党的二十大报告都体现了全新的结构安排,体现了强大的逻辑力量和思想力量。例如,报告对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布局,重点围绕科技、教育、人才发展战略,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对法治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共同富裕等方面进行专章表述,重点突出,结构严谨。特别是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这是在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础上深化国家安全问题认识上的新概括。此外,对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特别是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等方面的论述也是重要的理论创新。这些创新都体现在报告的全新的结构安排之中,让人耳目一新,值得我们科研工作者好好研究体会。

三是报告内容实。人民日报客户端曾经用九个字概括细读二十大报告的要求,这九个字分别是:“增、提、加、改、新、保、扩、促、深”。其中,“增”是指“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增进民生福祉;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是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提高防灾减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加”是指“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改”是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是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工业化;健全新型兴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保”是指“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扩”是指“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促”是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深”是指“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这九个字不但表达了报告内容涉及了党领导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内政外交国防军队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也充分体现了实实在在、切合实际、符合实践发展要求的导向,也为教学科研工作者部署了研究选题和研究任务。

通过对上述报告内容的概括,笔者认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工作者,应当秉持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二十大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报告中汲取理论智慧,确立研究课题,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题,以提升学术原创能力为主线,按照二十大确立的历史任务,围绕中心,以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为支撑,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平台为牵引,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学科布局优、学术根基牢、科研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国际影响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思想和智力支持。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法,它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指导地位的获得,既是根植于中国近代以来政治实践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学诸多理论学派大浪淘沙的理性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通篇显示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报告对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出新的阐释,在“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的观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和科学性的紧密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要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学习这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学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不竭动力和思想源泉,也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指明方向。

二是坚持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未来国家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部署了任务,提出了研究的课题。这也是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必须回答和阐释的理论命题。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新征程和新起点上,涉及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内政、外交、建党、建军、人才、教育、科技创新等各个领域的重大而迫切的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及时地总结经验、对实践进行学理性概括、学科化回应和学术化研究,需要进行更为深入、全面、系统并且有针对性地研究。特别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行基础性、重大性、现实性的问题研究,需要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概括、学理分析阐释,包括一系列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概括和表达。这些理论概括、理论表达和理论阐释,既是回应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和一系列重大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自主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需要,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

三是要坚持学术传承和学术创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建设,既要立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也要面向新征程上各种重大问题和实践课题,它既要对古往今来的知识、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传承融通,也要对应已有的理论成果进行反思借鉴,这样才能在不抛开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完成自身的发展和重构,这也是二十大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必须要从古今中外的哲学社会科学理念中寻找思想资源和思想灵感,从当代中国式现代化具体实践中挖掘和提炼学术问题和学术课题的重构过程,是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过程,批判借鉴、比较反思都是必不可少的方式方法。因此既要重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创新是第一动力落实到实处,更要突出培养和围绕大批有担当、有见识、有思想的哲学社会科学学人,形成学术研究的群体性力量,打造学术研究的“共同体”,以团结奋进、清醒务实、求真创造的状态,秉持学术精神,秉持创造精神,切实推动“三大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