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东师广大师生之间引起了强烈反响和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进程。
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杨善玲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提出一系列创新理论。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到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新论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摆在突出位置;又形成以“七个着力”为核心内容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贯通古今,论述深刻,“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深刻学习领悟,在真学真信真用和内化深化转化上下功夫,增强工作能力,当好创新理论的落实者、传播者,充分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中,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为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历史文化学院罗冬阳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系统总结了十八大以来有关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工作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路线图。作为“学术戍边”的一员,学习和温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有关指示后,深感振奋。坚持守正创新,是东师历史学科的优良传统,高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思想文化工作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说明我们的学科建设走对了路,要继续全力以赴,秉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持续发力,奉献无愧于时代的新成果。
历史文化学院王邵励教授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世界观、历史观、文化观和文明观。文化在历史实践中产生,随社会进步而发展,于交流互鉴中繁荣,应时代之变而维新。新时代需要新文化。新文化呼唤新史学。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者应当更自觉地以中国立场、全球视野、通贯思维、实证态度和探索精神去思考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问题;系统研究中国文化为什么能,为什么行,如何守正创新的重大命题;主动回答世界文化何以丰富多姿、文明互鉴何以推动历史进步的时代之问。
马克思主义学部杨志平教授表示,刚刚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实现了理论上的突破,形成了严密的理论体系,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既包括马克思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又包括文化实践的谋篇布局,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真正做到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我们要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结合工作实际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部徐立恒副教授表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把握世界文明深入交流互鉴、东西方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大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以文化为国家和民族之魂,将中华优秀文明的成果转化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生成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厚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习近平文化思想集中反映了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学以致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文学院副院长赵强教授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新时代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在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中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自觉贯彻落实,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深入发掘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弘扬和传承中华美学精神,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快建构基于中华文化主体性、立足学术前沿、符合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世界一流的中国自主文艺理论和美学知识体系。
文学院副院长鞠焕文副教授表示,传统的思想观念是现代文化的根基和土壤,一种独特文明的存续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培植和支撑;同时,一种文化的赓续又不可能不具有新时代的特色。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首次提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智慧结晶。思想与时俱进,文化代代传承。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我们的事业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社会科学处处长白冰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两次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等系列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战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文化自觉、深厚的文化自信、高远的战略考量,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我们将组织全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阐释,为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东师智慧、东师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部2023级硕士研究生郜璐苗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学习后,我深有感触,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外国语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邹金池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思考。在新时代,我们需要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开放包容和守正创新的原则。作为外语专业学生,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这样才能在国际交流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触和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思考方式;同时,我们也要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忘本,不丢失自己的文化根基。
马克思主义学部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何岩表示,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以及信息化浪潮的冲击,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变得尤为重要,推动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时代所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生,我深刻地明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如今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青年来说,无疑是学习成长道路上的思想引领与行动指南。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一定要强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和认识,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2020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李悦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塑造我们国家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共预备党员,习近平文化思想鼓励我们更加自信地面对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心,不仅自信于自己的文化传统,也自信于我们国家在全球文化舞台上的地位;作为第26届研支团的一员,在未来支教的过程中,我一定在认真学习研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同时,向自己的学生讲授习近平文化思想,鼓励学生重视文化传承,通过挖掘传承当代中国文化,更好地传达中国价值观和思想,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出更多、更响亮的中国声音。
文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车佳琳表示,文化关乎国运兴衰、民族命运。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不仅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而且充分汲取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和未来的人民教师,我深刻认识到文化“润物细无声”的重要力量,未来一定结合专业所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充分肩负起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